2025 年 6 月 30 日清晨,四川阿坝四姑娘山二峰海拔约 5200 米的垭口处,一场令人痛心的悲剧悄然发生。一名 16 岁香港籍少年在跟随向导登山时,因未佩戴冰爪、登山杖装备缺陷,突发腿软失控滑坠,最终不幸遇难。同行者紧急启用航拍无人机搜寻,仅在下方雪地和岩石区域发现斑斑血迹,而少年的身影已消失在陡峭的山体间。
一、致命滑坠:十秒内消失的生命
事发时,向导刚刚解开安全绳翻找背包物品,少年突然失去平衡,从险峻的垭口处头朝下滑坠。目击者陈明(化名)回忆:“他翻滚了一下,然后速度越来越快,向导扑过去拉他,但根本来不及。” 滑坠过程仅持续约十秒,少年的登山杖仍插在雪中颤动,而他的身体已消失在视线之外。现场人员立即拨打救援电话,并用无人机追踪血迹,但受限于复杂地形和冰雪覆盖,搜救工作进展艰难。
二、天气与装备:双重致命隐患
当日四姑娘山天气多云转阵雨,气温在 11℃至 28℃之间,阳光照射导致冰雪融化,形成湿滑的冰层。这种环境下,未佩戴冰爪的登山者极易失去抓地力。此外,少年使用的登山杖存在设计缺陷,无法有效提供支撑,进一步加剧了危险。四川省登山协会指出,四姑娘山二峰垭口附近坡度超过 40 度,夏季冰雪融化期本就属于高风险区域,此次事故暴露了装备检查和风险预判的严重不足。
evo官方网站三、资质漏洞:未成年人如何登上雪山?
根据四姑娘山景区规定,登山者需年满 18 周岁并提供健康证明。然而,涉事少年通过旅行社报名时,使用港澳通行证顺利通过审核,年龄问题未被察觉。律师王逸芸指出,景区若未严格核实身份、未确保向导资质,可能需承担部分责任。此外,旅行社和监护人若未尽到风险告知义务,也将面临法律追责。这一事件引发公众质疑:高海拔登山的安全红线为何屡屡被突破?
四、搜救与善后:4 小时的生死竞速
事故发生后,四姑娘山管理局迅速启动应急预案,联合高山救援队、公安、医疗等力量展开搜救。经过 4 小时的艰难搜寻,救援人员在滑坠路径下方的悬崖处发现少年遗体,确认其已无生命体征。景区工作人员表示,将积极与家属沟通善后事宜,并计划在 7 月 15 日前完成全景区安全改造,包括加强装备检查、完善年龄审核机制等。

五、安全警示:高山探险不是 “勇者游戏”
此次悲剧并非孤例。2005 年四姑娘山骆驼峰曾发生雪崩致 2 死 1 失踪,2018 年情侣违规登山导致 1 人遇难。山地救援专家蒋峻强调,高海拔登山需严格遵循三大原则:充分准备装备、精准评估体能、敬畏自然风险。他特别指出,未成年人身心尚未完全发育,应对极端环境的能力较弱,监护人切勿因 “锻炼意志” 等理由冒险。
结语
四姑娘山的皑皑白雪见证了无数登山者的梦想,却也暗藏致命危机。这起悲剧不仅是个人的不幸,更是对整个户外行业的警示:安全不是口号,而是需要制度、技术、责任共同编织的防护网。当我们仰望雪山时,更应记住:敬畏自然,方能与山共生。(完)